“四瀆”是我國古代對四條獨流如海的大河的稱呼,即“江、河、淮、濟”(長江、黃河、淮河、濟水)。其中淮河、濟水古時候也獨流入海,故得與江河并列,后淮河、濟水先后被黃河改道所奪,淮河下游淤塞后改注入長江,而濟水經過滄桑變遷,今已消失。
《爾雅·釋水》:“江、河、淮、濟為四瀆。四瀆者,發源注海者也?!闭f明了奉江、河、淮、濟為四瀆的原因就是它們獨入大海?!讹L惜通義·山澤》引《尚書大傳》《禮三正記》繼續解釋說:“瀆者,通也,所以通中國垢濁,民陵居,植五谷也。江者,貢也,珍物可貢獻也。河者,播也,播為九流,出龍圖也?;凑?,均,均其務也。濟者,齊,齊其度量也?!边@種信仰其實源于中國古代的自然崇拜,因為古人認為凡能出云為風雨見怪物的都是神,河流給人們豐富的水源,又可供給人們食用的各種魚類,但有時也有威脅人類生命的水旱災害,于是對之產生敬畏之情,立廟祀之。從周朝開始,四瀆神就作為河川神的代表,由君來祭祀。
河南地處中原,古代水系分屬長江、淮河、黃河、濟水四瀆,遍布湖泊陂澤。先秦時期的黃河,流經今鄭州市北廣武山下,東北流經今新鄉市東、衛輝市南、滑縣東、內黃東、流入河北出境。自周定五年(公元前602年)至清咸豐五年(1855年)的2400多年間,黃河決口1500多次,大的改道達26次,有5次大的變遷。其泛濫范圍大致呈扇形發散,基本是以鄭州為頂點,北至天津,南達江淮。先秦時期的濟水,分黃河南、黃河北兩部分。北流源出濟源王屋山,下游屢經變遷,今已并入漭河;南流本是黃河泛道,因分流處與河北邊的濟口隔岸相對,古人遂視為濟水下游,當時濟水自今滎陽北黃河東出,流經今原陽縣南、封丘縣南,流入山東省。至唐代,河南省境段已被黃河侵襲淤積而湮沒。唐宋時,曾在開封先后導汴水和金水河入南濟故道,以通漕運,濟水消失。
晉代以前,豫北衛河水系還未形成,當時太行山麓的清水、淇水和洹水都流入古黃河。東漢建安年間,曹操于淇口作偃遏淇水東北流入白溝,以通漕運。晉代又將清水從入黃河改為東會淇水入白溝。隋大業四年(公元608年)利用清水和白溝開挖永濟渠,北宋以后,更名御河,元末明初,始稱衛河。
由于上述黃河泛濫改道,泥沙淤積和開挖人工河道的變化,濟水原形消失,原濟水流域的賈魯河上游及其索須河源流,改入淮河流域;衛河的形成,使黃河以北的水系發生很大的變化,終演變成海河水系,使河南水系形成分屬江、淮、黃、海四大流域,直至今日。
掃一掃
掃一掃